■ 毛橋村內綠樹成蔭,一派江南水鄉的清新韻味本報記者 陳意俊 陳夢澤 攝本報記者 朱全弟
  上海郊區的村莊大都佈局較散,甚至有5戶以下的小村落,沿河、沿路、沿江、沿海建造而成。最近,致力於民俗研究的著名作家馮驥才呼籲:保護村莊,並稱村莊是一幅幅厚重的歷史畫捲。上海也是如此,越來越多的村莊凸顯老齡化、空心化的現象。村莊,原來我們嫌棄它落後,現在我們卻留戀它、害怕它消失得太快。
  毛橋村修舊如舊
  以改善農民生活的目標為出發點,2005年,嘉定區華亭鎮毛橋村開始嘗試村莊改造。既要保持江南水鄉的原來風貌,又要營造現代化的生活設施。於是,經過改造後,外牆白化、房內水電煤衛一應俱全,農民們普遍感到自己過上了都市村莊的美好生活。
  毛橋村,自然條件很好,小橋流水,綠樹成蔭連片。當年人民公社食堂舊址、知青插隊居住的房間、百年老宅等都保留下來,原汁原味地呈現江南水鄉的村落風貌,宛如一個沒有圍牆的大公園。2006年,毛橋村是上海唯一列入全國新農村建設35個試點之一的村莊。
  修舊如舊更美好,毛橋村是一個範例。
  新葉村水系環繞
  奉賢區新葉村地處奉賢、閔行、松江三區交界,屬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,全村面積5.21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4054畝,以水稻種植為主。844戶人家3400多人,分散居住在41個自然村落。大部分自然村落是解放前形成的,三分之二以上的房屋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,如今已破舊不堪,不少是危房。
  轉機出現在宅基地歸併時——市規土局一畝貼補35萬元、老宅基地一畝貼補90萬元,新葉村抓住這個機會,通過宅基地歸併增加了860畝耕地,加上原來的4050畝耕地,形成了連片的江南水鄉風景。
  宅基地歸併後,新葉村分新宅基地給農民建新房,新房建成後,一種全新的農村面貌出現了,於是吸引了許多外出的青年農民回到村裡,雙休日農民新居前停滿了小車。
  新葉村北靠黃浦江,西有千步涇,南依肖塘港,東臨巨潮港,四面環水,中間還有一條人工開挖的貫通南北的大寨河,全長2.5公里。宅基地歸併,散落在農田中間的一些小村落被覆墾,新葉村黨支部書記姚建中指著“市級土地整治項目規劃圖”自豪地說,等到明年六七月份,再從閔浦三橋往下看,5000畝連在一起由自然水系環繞的農田會很壯觀。
  江南水鄉的農田再現,這是保留。另一種保留,則是村民集中住進新居,同時老的風俗和傳承也得到了延續。
  太平村管理精細
  太平村是全國綜合治理先進村,管理之細,水平之高讓人贊嘆。太平村出名了,領導前來視察外面趕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,他們對太平村保存完好的檔案贊不絕口。一代代留下來的資料、合同,包括土地資源的登記、農家樂文化的記述等,清晰地印證了太平村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痕跡。
  太平村本村人口1000多人,外來人口達到4300多人。村黨總支書記蘇興華介紹,外來的新村民大多數是青年人,村裡對他們的關心、服務能得到認可,用新村民的話來說就是:太平村對我們太好了,治安環境又好,住在這裡踏實。現在,太平村的新村民都能自覺地遵守各項村規村約,環衛意識也很強。
  當問起對太平村人的印象時,來自江蘇啟東的方靜安由衷地說道,這裡的老村民很有禮貌,他們即使與新村民有矛盾時,都是向村裡反映,尋求正規解決途徑,基本上沒有人和新村民吵架。
  65歲的方靜安,是在太平村裡成長起來的,他作為全國優秀農民工代表,還赴北京開大會領到了國務院頒發的榮譽證書,他現在擔任新村民黨支部書記。(下轉A3版)(上接第1版)
  東方村傳承文脈
  一個村莊的保護,還應該包括文化脈絡的傳承。金山區山陽鎮東方村黨總支書記張連忠說,村民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,其他一些迷信活動、麻將賭博等不當行為就會大大減少。而且,通過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、廣場跳舞和文藝演出,鄰裡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睦。
  在東方村裡,有一支老年樂隊,還有一支由中年人組成的“星期四樂隊”,他們分別有專門排練的場所。乒乓室、網球場、健身房、籃球場、卡拉OK廳和農村大舞臺,幾乎令所有到此參觀的人驚訝:村委會的房子那麼簡陋,村民活動場所卻這麼氣派舒適。
  現在,東方村的活動一個接著一個,吸引了許多農村青年,從這裡出去打工的都在附近的金山工業區和金山石化,近悅遠來,當地的傳統文化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一代代傳下去。
  《上海村鎮》雜誌主編顧吾浩長期在郊區和市農委工作,他認為,保護歷史文化,有利於推進眼下的新農村建設。農村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厚積澱,它構成了郊區的歷史文脈,有效地保存農耕文化,可以為當代的現代農業服務。
  據悉,上海現有1605個行政村,自然村落更多。上海郊區那些具有特色和歷史風貌的村莊,應該走在新農村發展的前列,我們不能看著傳統農耕文化和農村生態滅失。  (原標題:都市村莊改造講究“原汁原味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x28hxvp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